close

博物創新教育興起 長沙娃愛上新課堂



長沙創新教育專傢譚迪熬在長沙博物館給孩子們上博物創新課。長沙晚報記者 鄒麟 攝

博物館是高冷的簪花仕女,你想靠近卻看不明白?博物館是冷冰冰的文物貯藏室,你想讀懂卻太深奧?NO!最近,一群六七歲的長沙娃娃和他們的爸爸媽媽一起,一次又一次地奔向長沙博物館。

原來,在長沙博物館率先進行教育職能轉型的背景下,長沙博物館聯合長沙晚報、嶽麓一小大膽跨界融合,開設瞭全省首個博物創新課程,集納博物館優秀教育員、學校優秀教師、社會其他行業優秀導師共同探索具有創意的新課堂。4月下旬,這樣一堂以“長沙窯”為主題的創新思維課在長沙博物館開課瞭。

課程直擊

深挖城市文化台中冷氣移機|台中冷氣移機推薦,激發學生創新思維

“天上有顆長沙星,地上有座長沙城。長沙精神長沙窯,世界流傳千年行……”近日,從長沙博物館博學園裡傳來孩子們有節奏、有激情的集體“拍手歌”。當天下午,一堂以“長沙窯”為載體、以“我們愛創新,我們愛長沙”為主題的博物創新公益課在這裡上演。授課老師由知名創新教育專傢、特級教師、中國發明協會中小學創新教育分會會長譚迪熬擔任,他首次以長沙博物館裡的長沙窯精品收藏展品為載體,向湖南省首個博物創新教育實驗班、嶽麓一小1704“小腳丫”班的50名孩子全新解讀長沙窯,並將古今中外在陶器、瓷器上進行的那些腦洞大開的發明小創造一一展示。

“同學們,你們知道什麼是創新嗎?”譚迪熬老師拋出的問題,並沒有難住這些年僅六七歲的孩子。“就是要把舊的東西改造成新的東西。”“是要發明創造。”……此前已經上過8次博物創新課程的孩子們爭先恐後舉起小手,搶著回答。

利用博物館裡可以“以物授課”的獨到優勢,譚迪熬通過一個個故事,向長沙娃娃們展示瞭一代代長沙瓷器匠人在技術、藝術、文化等方面不斷創新,讓長沙窯成為“世界瓷器工廠”的歷史故事。

“長沙窯最早燒制出紅色瓷器,這是很瞭不起的。不過,古人隻能燒制出棗紅色,要燒出大紅色瓷器一直是一個難題。直到今天,這個難題終於被一個愛動腦、愛發明、愛創新的長沙人解決瞭。”譚老師向孩子們講述長沙人尹彥征用近20年的時間刻苦研制,終於燒制出“中國紅”瓷器的現代故事。

“哇,我們長沙窯真棒,我們長沙人真棒!”孩子們瞪大瞭眼睛,豎起瞭耳朵,被博物館裡“前世今生”的故事深深吸引。光講故事、傳授知識還不夠,培養孩子的創新思維,關鍵還在動手創作。在老師的引導下,孩子們在手工創作環節躍躍欲試,他們用瓷盤、勺、掛鉤展示瞭一個個天馬行空的作品。

為什麼要開發一堂以“長沙窯”為主題的博物館課?博物創新課程聯合發起人、長沙博物館副館長李歷松說,長沙窯裡有很多具有創新精神的長沙故事,“比如,長沙窯首創的釉下彩技術,解決瞭瓷器美觀與生活實用的難題。其次,在藝術裝飾上,長沙窯大規模使用彩釉、詩文、繪畫、堆塑等手法,讓裝飾風格多元化。第三,將中西文化融合,在瓷器中加入瞭西方文化元素,讓長沙造的瓷器遠銷國外。”

教育探索

打造“三師”博物創新課程

記者觀察發現,該教育形式不同於學校的傳統教育,也不同於博物館的社會教育。課堂上,學生們四人一組圍著桌子上課,師生之間也有頻繁的互動。老師也不以傳授知識為主要教學目標,而是更註重啟發學生思維。

“它本質上是以系統性、長期性、有明確教育目標為指向的跨界融合、無邊界課程。我們發起這個公益項目的初心是主動呼應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‘文化自信’。”博物創新課程聯合發起人、長沙晚報科教新聞部主任譚琳靜介紹,在這樣一個大好的新時代,長沙這座城市有足夠的資源,我們有足夠的信心,通過博物創新課程這樣一個有心思、有新意的公益項目,來培養城市下一代的文化自信,“讓孩子們能夠以博物知識為底座,以城市行走為路徑,漸漸成長為具有聯毅家電生活館|台中南屯家電行|台中南屯家電行推薦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人。”

“近兩年來,我們基礎教育界探討得最多的是:在關門辦學、分科教學越辦越細的背景下,學生本身具備的素養與未來的發展是不吻合的。對此,我們主動打破學校的界限,推進教育改革,博物創新課程將從優秀的傳統文化中獲得教育素材,實現‘無邊界課程’,幫助孩子們鏈接過去和未來。”博物創新課程聯合發起人、嶽麓一小校長李暉說。

課程研發領銜人、湖湘名師、嶽麓一小大班主任王大慶介紹,博物創新課程在教學地點上,是“博物館+學校+傢庭+社會相關鏈接場所”;在教師隊伍上,由“博物館教育員+學校教師+社會教師+青少年傢庭”組成;在教學內容和方式上,突破傳統學校和博物館講解的“單向傳授”方式,以啟發式教育為主。“為此,學校還建瞭一支由語文、英語、音樂、美術等多個學科優秀教師組成的課程研發團隊服務博物創新教育。”王大慶說。

傢長聲音

需要更多這樣的素質教育

“以前我們去博物館,如果沒有專業人士引導,都是興高采烈進去,稀裡糊塗出來。現在孩子們可以享受到這樣真正的素質教育,是孩子們的福氣,也是我們傢長的福氣!”自2017年12月全省博物創新課程實驗班開設以來,這群長沙傢長也被點燃瞭探究長沙城市文化的熱情,他們跟隨孩子們多次去博物館、非遺館、紅瓷館、長沙銅官窯國富士通冷氣經銷商|台中富士通冷氣經銷商傢考古遺址公園,買來各種各樣的博物館繪本讀物,展開親子共讀共學。

記者瞭解到,在許多發達國傢,博物館已經成為國民終身學習的課堂。在中國,去國傢博物館上課的北京學生人數每年多達120萬。

“一個經常泡博物館的孩子和傢長,一定會有著令人驚喜的未來。”李歷松說,長沙博物館作為擁有5萬餘件文化遺產的社會公共場館,將把這些文物資源轉變為教育資源,讓文物講好故事,深度服務青少年一代,助力學生綜合素質培養。他表示,未來將進一步聯合長沙晚報、嶽麓一小繼續探索和完善博物創新教育,服務更多長沙傢庭。
arrow
arrow

    zbl539xh7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